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师者,传道为先

我省庆“五一”劳模先进代表座谈会师徒结对侧记

“浙江工匠”师带徒签约仪式。 记者邹伟锋 摄

  记者杜成敏报道 昨天上午,在我省庆“五一”劳模先进代表座谈会上,5位“浙江工匠”带领弟子,郑重地签下了师徒协议,代表了工匠精神代代相传。而会场外,以他们为起点,全省每年将实现师徒结对1万对。

  一声“师父”,喊出了传承的责任。5位签约的“浙江工匠”明显感到身上的担子重了。

  在绍兴柯桥排水有限公司养护分公司技术总监丁卫松看来,“师父”这个称谓,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经过正式拜师仪式进入师门的他,对师父始终保持着那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敬重感。“以前,师父家里有什么事,只要一句话,全部徒弟都会到场。”

  因此,在徒弟的挑选上,丁卫松更看重人品、德行。他培养出的弟子,不乏绍兴市高技能人才、绍兴工匠,每一位都早已能独当一面。

  “技术随时可以教,但首先是他愿不愿意学。”丁卫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不会急着让他学技术,而是传道在前,把我们的匠心理念灌输给他,他认同以后,才能够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抵挡得了诱惑,忍受得了枯燥,最终厚积薄发。”

  5位师父来自不同行业,却在教徒这件事上不谋而合。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设备科科长万亚勇认为,工匠精神的传授,才是师带徒的精髓所在。

  万亚勇直言,带徒弟比自己一个人钻研技术更难,但既然身为劳模、工匠,让更多的人传承自己的技术,本身是一种责任,而它所带来的成就感是更高层次的愉悦。

  收张智英为徒,让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总装分厂技术质量专员吕义聪有了惺惺相惜的感慨。

  从普通汽车维修工到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农民工,吕义聪靠的是超越常人的好学和刻苦。而张智英也正是“机会留给努力的人”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张智英原本只是公司的一名汽车空调售后服务员,跟干技术并不沾边。但每当新车上市前,吕义聪带领技术人员调试,张智英总会跟在旁边观看,哪怕加班至深夜,他也从不离开,那几个月时间里天天如此。

  “我觉得他是真的对汽车技术感兴趣,后来被我们厂长发现了,就问他想不想学技术,这一问,把他高兴坏了。”吕义聪说。

  此后,张智英跟着吕义聪成为一名调试员,一干就是10年。在去年台州市汽车维修工技能大赛上,张智英夺得了一等奖。

  “他天生就有成为工匠的潜质,他能静下心来用10年时间沉淀自己。作为师父,我庆幸能有这样的好徒弟。”吕义聪说。

  师徒之间,亦师亦友。浙江温兄机械阀业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张积贵与徒弟杨贤钊结对前,就已有20余年共事经历。对杨贤钊来说,师父对工匠精神的传授,更多的是潜移默化。

  “他的想法总跟别人不一样。”杨贤钊说,“同一种工艺,人家做了十多年都是这样操作,但到了他这儿,他总会去琢磨一下,能不能再改进一点,操作更简单一点?他太喜欢钻研了,总是精益求精,在他的影响下,我也养成了不满足于现状的意识和习惯。”

  在徒弟郑恒亮眼中,宁波舟山港北三集司桥吊班大班长、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竺士杰有点严厉。以“稳、准、快”著称的“竺士杰桥吊操作法”,竺士杰称是被自己“逼”出来的,因此,他对徒弟的标准要求会更高。

  “十几吨重的吊具,又是高速运行,到底要多稳、多准、多快,需要通过每一个细节去体现,我经常会用秒表去强迫自己抢出效率,我希望徒弟也能有这样的精神,做不到不要紧,首先要有这个态度。”竺士杰说:“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沉下心来,把这份工匠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浙江工人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师者,传道为先 2020-04-29 2 2020年04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