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读书

《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

用生命吟咏古典诗词之美

  ■钟芳

  叶嘉莹先生是我心中景仰的文学大师。她一生诗词创作不辍、才情卓著,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先生”。手头的这本《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以同名传记电影大量采访素材为基础,将先生的自述、诗作与他人的回忆、感发熔于一炉,以多元视角呈现出其人格、学养、精神世界高度统一的大师风采,弘扬中华古典诗词之美。

  《掬水月在手》堪为叶先生言传身教的实录,以及阐述古典诗词之美的极佳读本。全书共分为“植本出蓬瀛”、“入世已拼愁似海”、“变海为田夙愿休”、“要见天孙织锦成”四个部分,讲述了中华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以传承中华诗教文化为终身事业,历经坎坷而初心不改的诗词人生。四部分分别对应叶先生在不同时期执教过的四所大学——台湾大学、哈佛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南开大学。每部分都由“叶先生自述”和“众说叶嘉莹”两大板块组成。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是唐代诗人于良史《春山夜月》中的妙句。叶嘉莹这样解释“掬水月在手”:“捧起一把水来,天上的一轮明月倒映水中,就宛然在手。水里的光影离你很近又很远。我觉得天下的美都在于一种距离,在你的想象之间,可望而不可即。《掬水月在手》通过叶嘉莹的诗词和生命,回溯中国诗词的源头,也试图回溯“诗如何作为人的生命的一种存在”。可以说,叶嘉莹是为诗歌而生的,她不仅以研究教授古典诗词为业,更是把平生境遇与真挚情感都打磨成一首首诗词记录下来。

  “千年传灯,日月成诗。”这位“诗词的女儿”对于中国传统诗词的坚守和传承令人动容,她所散发的“弱德之美”彰显出她一生的诗词美学以及更广义的人生哲学。《掬水月在手》不仅仅是一部女性的传记,更是以古典诗词之美,荟萃中华传统文化,观照当下的精神史诗。徜徉书香间,我们有幸走近这位文化长者,重温那些古典的温馨情怀,对我们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升境界是大有裨益的。


浙江工人日报 读书 00003 用生命吟咏古典诗词之美 2021-02-09 2 2021年02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