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机器人+”语境下的 思维转型

  ■记者阮向民

  这些年,一个简单的符号“+”,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时,连用了3个“+”——“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在这3个“+”中,对于职工群众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机器人+”,因为这关系到每个人的就业出路。

  随着“四换三名”工程在浙江的全面推进,“机器换人”的大幕开启,政府工作报告列举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省新增工业机器人10820台。“机器换人”的本质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用工模式变化,尽管在短时期内可能增大某些行业和领域的摩擦性用工问题,但从长远看,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把劳动者从危险、繁重、重复、低端的作业岗位中解放出来,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体面劳动。尤其是置于传统产业转型改造这一现实命题之下,“机器换人”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

  如何解读“机器换人”和劳动者就业这两者的关系,就是“机器人+”的题中之义。“机器人+”,究竟该“+”什么?是拷问我们思维转型的一个题目。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作了深入的探讨,许多观点引发人们的思考。

  “机器人+就业服务”。“机器换人”带来的是劳动力新一轮的排列组合,传统产业通过“机器换人”所分流的富余劳动力,通过引导和培训等服务手段,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杠杆调节作用,就业出路和前景是完全可以期待的。尤其是随着物业、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兴起,劳动力的缺口甚至“用工荒”一定程度存在。“机器换人”所带来的劳动力“洗牌”效应是否能最大程度地体现,关键看引导是否到位,服务是否落地。

  “机器人+技能培训”。“机器换人”换的是危险、繁重、重复、低端的工作岗位,从另一个角度说,新设备的操作、维护也将派生出新的劳动力需求。当前,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业工人也开始“瞄准”机器人操作、维护和编程等新兴岗位,主动适应市场需要。

  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从某种意义上,也依托职工职业技能的转型升级。在这方面,我省各级工会需要一如既往地发挥“工会大学校”的阵地优势,通过更精准更有效的培训服务,更新职工的知识和技能结构,跟上产业转型发展的步伐,让这场人和机器的“饭碗之争”没有输家。


浙江工人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机器人+”语境下的 思维转型 2017-01-20 2 2017年01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