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在杭州市儿童福利院守护“折翼天使”的陈敏:

有几百个孩子的幸福妈妈

陈敏,守护“折翼天使”的幸福妈妈。记者何悦 摄

  记者何悦报道 她身形清瘦,笑容恬静,说话柔声细语——这位年轻的妈妈陈敏说自己很幸福——她不仅即将迎来第二个宝宝,还有一群特别的小天使每天相伴。

  原来,陈敏是杭州市儿童福利院的一名护士,10年来,她把爱和责任都倾注在了孤残儿童的护理工作上。母亲节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这位守护“折翼天使”的幸福妈妈。

  “折翼天使”更需要精心疼爱

  2007年8月,杭州女孩陈敏刚大学毕业,有机会去参加各大医院的招聘,但从小就喜欢孩子的她认为,福利院还有一群“折翼天使”,更需要精心疼爱,于是她毫不犹豫地选了后者。

  刚入福利院时,陈敏跟着院长去熟悉环境,“第一次看到唇腭裂的孩子,真是吓了一跳!”她回忆,虽然以前书上看到过,但在现实中见到还是很吃惊,孩子喝奶的时候从嘴里喂进去又从鼻孔里漏出来……“刚开始挺害怕的,但时间久了就觉得那个孩子挺可爱的,很聪明,尤其他笑起来就和花儿一样。”

  每个新来的护士要先学习最基础的工作,给孩子们洗澡、换尿布、喂奶等。

  陈敏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无肛的男孩中秋。“他是中秋节被警察送来的,就叫他中秋。当时才几个月大,圆溜溜的脑袋和眼睛,模样很可爱。一开始以为他很正常,洗澡的时候才发现他肚皮上有个人工造瘘口(排泄大便的地方),周围的皮肤已经溃烂流脓了。”陈敏说。

  由于孩子皮肤娇嫩,防止溃烂就要及时清理,将污物清理干净。而孩子小,总是哭闹,排泄也很频繁,又脏又臭……陈敏护理他时一点都不嫌弃,时间久了还总结出经验:用干净的无纺纱布在造瘘口周围一层层铺好,再用尿布兜上,换得勤一点皮肤就不会溃烂了。

  小孩子都有灵性,谁对他好,心里都知道,所以每次中秋一见到陈敏就会叫她“妈妈”。“当时我觉得自己还小,总说‘我不是妈妈,叫姐姐。’后来中秋还是这么叫,就习惯了。”陈敏笑言。

  中秋4岁左右时,被一对美国夫妇领养了。分别时,“母子俩”都哭得很伤心。现在陈敏依然常常想念中秋,“应该有10岁了。有时候,国外会寄来中秋的照片,上次看到他和他妈妈的合影,已经长得很高很壮了。”

  几百个孩子都叫她“妈妈” 

  一转眼10年过去了,这是欢乐的10年,也是挥洒汗水和泪水的10年。陈敏护理过的孩子有几百个,这些孩子都叫过她“妈妈”。她一直牢记“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的工作宗旨,对待这些“折翼天使”时,始终充满了温情和关爱。

  从“姐姐”到“妈妈”的转换,陈敏已经从心底适应了。她生完大女儿甜甜,提前3个月就回到了工作岗位;还有不到3个月,第二个宝宝将降生。“当自己真正做了母亲后,更能体会到孩子们对母爱的需要。”

  空余时,心灵手巧的陈敏会带着孩子们做手工,给孩子们制作专属LOGO,贴在书包、衣服、柜子等用品上;她还会将一件件旧衣服“改造”成“新”衣服,加个蕾丝边、做个蝴蝶结、裁剪新样式,孩子们穿上漂亮衣服喜欢得不得了。凭着这份爱心和精湛的护理技能,去年10月,陈敏作为我省派出的4个代表之一,在第六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第三届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特等奖。

  工作10年,陈敏依旧像个单纯的女孩,“我是幸福的,能有幸陪伴这些天使的成长,并为他们减轻病痛。”陈敏喜欢在福利院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光,“这里没有外界的纷纷扰扰,我喜欢面对那一双双澄澈的眼睛,希望能一直守护那些纯净的心,也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快乐成长。”


浙江工人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有几百个孩子的幸福妈妈 2017-05-12 2 2017年05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