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工会

帮扶落下去 书写一个 都不能少的助困答卷

新凤鸣集团设立“朱大姐工作室”,帮助员工解决纠纷200余起。

  ■记者程雪

  在新凤鸣集团,职工几乎人手一张名片大小的“工会职工连心卡”,卡片上缀满笑脸一样的太阳花,“花丛中”一串“连心热线”号码尤为醒目,它连接着24小时在线的朱大姐帮忙工作室。

  朱大姐名叫朱群芬,是桐乡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企业工会工作者,该工作室是企业工会专门为职工纾困解难的载体,是职工信赖的“娘家人”品牌。

  说起朱大姐,职工张杰充满感激。新凤鸣集团位于桐乡市洲泉镇,毗邻德清县新市镇,张杰和公司许多职工都住在新市镇。今年正月,为防控疫情,各地设关卡检查,尤其对异地流通人员严查。虽说新市镇和洲泉镇一路之隔,但异地政策终归不同,小小的关卡成为职工上下班的“路障”——要么过不去,要么回不来。“卡”在上班路的张杰万般无奈之下拨通了朱大姐的电话。

  接到电话后,朱大姐立即与镇领导联系,并多方协调,安排人员去关卡处统一把职工接回企业上班。考虑到往返不便,又在企业新居民宿舍腾出房间,让家在外地的职工免费入住,两三百人的上班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工会暖心关爱工作落没落地,职工心里也有杆秤。翻开朱大姐帮忙工作室的帮忙登记表,从职工大病救治到子女入学、家庭矛盾……有事找朱大姐似乎成了职工之间的默契,这种“你诉说我倾听,你难题我解决”模式的背后,是由职工信任感和工会办实事架起桥梁,诚如“工会职工联系卡”上的那句话:“畅听沟通诉心声,工会职工心连心”。

  在提升职工幸福指数的大目标下,工会暖心关爱工程追求普惠与落地。朱大姐帮忙工作室是企业工会的普惠载体,构建了“一对多”的解决理念;与之相对,桐乡市总工会则创新搭建了“多对多”的“工心愿”载体,以职工帮扶职工,扩大普惠面。

  “工心愿”始于今年3月。为实现对困难职工的精准帮扶,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桐乡市总工会开展了“点亮工心愿、照亮职工心”活动,面向全市已建档的困难职工征集“工心愿”。

  在困难帮扶这项传统的工会工作中,“工心愿”突破固定模式,变“工会有什么送什么”为“职工要什么送什么”;扩大帮扶面和参与面,多渠道收集“工心愿”,通过“桐乡工会”公众号公布,让广大职工自愿认领,帮助困难职工实现心愿;增强普惠落地,以点对点帮扶形式,为困难职工点亮生活的梦想。

  活动开启之后,“想要一套运动服、一双运动鞋”“想要一台烤箱”“想要一台家用自来水过滤器”等心愿涌来……这些心愿不大,有的甚至微不足道,但对许愿者来说,是实实在在的需求。

  在爱心人士屈女士的帮助下,困难职工李华终于实现了她牵挂已久的心愿——一台笔记本电脑。李华丈夫患尿毒症多年,需要长期透析,父母年纪又大了需要照料,家里经济压力非常大。正在读大二的女儿在校写论文查资料需用电脑都是借同学的,假期里就用亲戚家的电脑。“女儿知道家里不容易,从来没向母亲提过要求。”面对乖巧懂事的女儿,李华心里很自责,买台笔记本电脑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家庭条件这么困难,孩子还坚持勤奋学习,我们应该支持鼓励她”是屈女士看到李华心愿后的第一反应,她第一时间联系桐乡市总工会,认领李华的“工心愿”,并询问李华女儿喜欢什么型号和颜色的电脑,希望能买得实用又称心。

  每一个“工心愿”都是一份希望和期待,这种“多对多”的认领模式,把困难帮扶变成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桐乡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陈伟宏道出“娘家人”的心愿:通过“点亮工心愿、照亮职工心”活动载体,编织出一张关爱网,以工会之手,点亮职工心愿,以普惠之姿,书写出一张“一个都不能少”的帮扶答卷。


浙江工人日报 工会 00002 帮扶落下去 书写一个 都不能少的助困答卷 2020-12-29 2 2020年12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