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工岁月
编者按:
近期,诸暨市总工会、诸暨市作家协会和诸暨市职工文学社(筹)联合组织举办了诸暨市第二届职工文化节系列活动·“勇当先行者 谱写新篇章”首届职工原创文学征文大赛,活动得到了各级工会的大力支持和广大职工的踊跃参加。
为展示优秀获奖作品,诸暨市总工会在微信公众号“诸暨职工之家”特别开设“佳作欣赏”专栏,引导广大职工书写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抒发“强国复兴有我”的使命担当,激励广大职工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创作,更是一种力量的传递。创作者们或许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着最质朴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的故事,是无数普通人在时代浪潮中拼搏的缩影。让我们共同感受职工们的坚韧与乐观,汲取他们传递出的正能量,为生活的美好而不懈奋斗。
如果您也恰好爱好写作、摄影、书法、绘画等,也欢迎您把自己满意的作品发给我们,我们将择优刊发。
■何延东
阿江伯是村里的老书记,而我父亲一直担任着村党支部委员。1993年,新年刚过,阿江伯来我家,刚进门便迫不及待地说:“柏荣,镇里发了文件,要求村电工年轻化。你是村里的老电工,我看你家二儿子不错,我想推荐他当村电工。”父亲起身泡茶,转身说:“阿江哥,这是件好事,三个儿子当中选一个,容我考虑考虑。”
父亲深知这是一项服务老百姓的工作,需要胆大心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父亲让我去担任村电工。
上任后,村里发给我一套电工工具、两双电工鞋、一双绝缘靴。用帆布做的电工袋,连着背带,里面放着全插、老虎钳、尖头钳、电笔、一字起子、十字起子、电工刀、绝缘胶布等工具。接着,父亲带我走遍全村的农用线路。
那时的农村电网极其简陋,危险性极大。碗口大小的电线杆支撑着比小手指还要细的三根导线,全身赤裸的导线在风中相互碰撞,时不时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甚至伴随着一道道火星。在风雨交加时,进水后的插座引发短路,像放鞭炮似的“啪啪啪”响彻不停,闪出强大的弧光,令我心惊胆寒。为方便农户灌溉,电线杆腰部装满了电表和插座,三根绝缘线从横担顶部穿线下来,引线到插座的接线柱,外面的胶布年久老化脱落,暴露出380伏电压的电线头。要是一不小心碰到,就会触电身亡。为了保障用电安全,我们父子俩花了好几天工夫,把这些“伤口”全部包扎好。
在担任村电工的第二个月,听到一个好消息,农村电网改造开始了,而我们村在第一批改造名单里。作为一名新人,我只能做点后勤工作,先把几位电工师傅送到工作地。那时,船只是湖区唯一的交通工具,白塔湖里密密麻麻养着珍珠蚌,随处可见一根根竹竿,一行行浮球。弯弯的船路,笨重的水泥船,加上我半生不熟的船技,船像老人走路般踉踉跄跄地在湖面上慢行。同船的有三位电工师傅,其中一位身材高大,一双铜铃般的黑眼睛从上到下打量我一番,轻藐地说了一句:“这么大的一个村,怎么找个小鬼来当电工。”这时,我感到很不自在,脸上泛起一阵红晕,真想一头扎进冰冷的湖水中。
我刚开始学爬电杆,发生过两次意外。一次是爬一根8米电杆,这是我第一次爬电杆。脚扣和保险带是爬电杆的所需工具,几天前,父亲特地从城里帮我买来脚扣和保险带。脚扣是呈弧状的铁制工具,看似像一把大镰刀,表面贴了一层橡胶,还可以伸缩。用帆布做的保险带像一根白色大皮带,一看就很扎实耐用。志康师傅站在一旁给我加油鼓劲,并在我身后吊了一根绳子。我戴好手套,系好安全带,先把脚扣套在电杆上,双脚伸进脚扣的皮带里。这时,我的体温一下子升了上去,额头和手心全是汗。我小心翼翼地往上爬,越往上爬,心里越发紧张,胸口处好像有只兔子在不停地跳跃。一只脚慢慢往上移,另一只脚却不停地在抖动,越到高处,脚抖得越厉害。不料,脚扣竟从脚背上抖落,“啪”的一声落在地上。此刻,我死死地抱住电杆,一只脚努力踏住脚扣,保持着金鸡独立的姿势,两眼干巴巴地望着志康师傅。志康师傅见状,急忙捡起脚扣,他飞快爬上电杆,麻利地把脚扣套在我的脚上。这才解决了我的危机,真是有惊无险啊。还有一次是爬一根10米高的电线杆,那天下着小雨,光溜溜的电杆早已湿透。我“噔噔噔”地爬了上去,差不多爬到三分之二的样子,只听见“哗”的一声,我又回到了地面上,而我的双手被电杆擦得全是血。
江南多雨,白塔湖的泥在雨水的滋润下粘得像块牛皮糖。一脚踩下去,鞋子底部跟着几斤泥巴上来。经过电工师傅们的辛苦劳作,我们村电网改造终于画上了句号。几个月下来,我也掌握了电工技术,并成为全镇最年轻的村电工。
时过境迁,如今,当村民谈论起我们村的村电工时,总会有人竖起大拇指说:村电工当数柏荣他们父子俩……
(作者单位:浙江胡庆余堂本草药物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