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赛夺金如 “探囊取物”
新昌技师学院如何成就职教“奇迹”
■记者杜成敏
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各项赛事结束后,新昌技师学院又获得一次大丰收,在国家级各类大赛中获得金奖3个、银奖3个、铜奖1个。
算上这些奖牌数,新昌技师学院在国家级各类技能大赛中已收获12金13银5铜。而近7年时间里,该校在省、市各级技能大赛中,已夺取奖牌近百枚。
一个县级职技校,居然拿奖拿到“手软”。一时间,新昌技师学院被誉为“山城新昌的一个奇迹”,成为了“学在新昌”的职教品牌。
“金牌教练”培养出“金牌选手”
新昌技师学院的俞升强老师喜欢理光头,大家喜欢称他为“光头教练”。但让他出名的不是他的光头,也不是全国优秀教师的身份,而是他的教练经历:1999~2009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及省、市级钳工比赛,获团体一等奖6次,个人一等奖十余人次。因此他也被当地钳工界誉为“金牌教练”。
俞升强有一个特点,他在每个班级的第一堂课上,都会先“秀”一下他的高超钳工技术,效果一定惊人。
“培养好奇,会影响整个学习生涯。”俞升强说。经过他指导的班级,不但整体水平较高,而且常常会出现一个“尖子群”。
在指导学生技能竞赛方面,俞升强会根据选手的特点“量身定做”训练方案,把心理素质、体能训练和技术强化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还有一批年轻的“冠军教练”:张如松、金一军、赵樑……五六年前还是赛场骄子,今天已是教练团队中的佼佼者,留校任教后更是培养出了多名全国金奖选手。
他们是新昌技师学院优秀师资的典型代表。目前在该校专业课教师中,拥有浙江省首席技师2名,浙江省技术能手8名,技师以上专业证书的占到了72.4%;具有硕士研究生文凭及到国外进修过的老师有12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有67名。
“亮点工程”树立学生信心
中考升学失利,学生自信心不足往往是技工院校最先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新昌技师学院以“多元评价”为切入点,构建起“亮点工程”德育模式。首先学校全体教师积极转变观念,以多元的视角,全面、辩证地看待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树立“人人具有亮点,事事可成亮点”的理念。
其次,通过《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谈话、观察、周记、教育记录卡、反馈窗、家访等途径来发掘学生的亮点,引导学生将自我剖析和他人正面评价所发掘出来的亮点进一步延伸、巩固和发展,使亮点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从一个个“亮点”中冒出“才能生长点”。
同时,学校不断加大对成功发掘自己“亮点”的学生的宣传力度,利用多种手段、各种途径,构成亮点宣传的立体网络,形成亮点集聚优势。
在一个个成功者的带动下,每个学生都会受到鼓舞,从而摆脱初中的“失败”心理,带着“重塑自己”的决心,回归到专业的学习中。
创新教育推助技能成长
创新,在许多人眼里是少数人的聪明才智。但在新昌技师学院,创新却是一门学生必修课。
新型组合教具、胶囊分选输送一体机、多功能制图圆规……学校的创新作品陈列室,整齐地摆放着历年来师生的创新成果,它如同一个产品研发中心。目前,学校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取荣誉20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180多项,2016年又有两项作品跻身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圈。
现在学校已经建立了创新教育体系——分层教学体系:一方面,以班级授课的形式,在专业课程中开设创新教育课程,普及学生的创新基础知识,使每个学生拥有创新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另一方面,以兴趣小组的形式,由创新创业教师工作室成员直接带队开展科研实践,并从中挖掘一批具有创新潜质的尖子,成为各级创新创业大赛的主力。
目前,学校已与地方企业建立起密切的技术联系,并及时搜集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选择一批作为学校创新教育的科研对象,逐步形成“企业出题、学校选题、教师析题、学生破题”的创新实践机制,使学校创新教育对象与企业生产实际对接起来,在提高创新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的基础上,实现校企合作的实质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