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队伍 转型升级 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代表、委员支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转型升级
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谋新篇,显担当。省两会上,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不负韶华的使命感浓缩在代表、委员的每一件议案、提案上,激扬在每一条建议、每一次发言中。
政府工作报告在阐述2020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时,提出“联动推进创新强省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代表、委员们认为,当前要大力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主人翁意识来自职业认同感自豪感
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是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进一步强化工人阶级的主人翁意识,切实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是关键。
省工会界别委员集体向会议提交了《关于全面推进浙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建议》。这份建议引用了《2018年浙江省全社会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统计公报》的一项统计数据:2018年我省制造业私营企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50909元,比全省年平均工资低23.4%。
“一些非公企业职工存在着‘为人打工、低人一等’的心理,缺乏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自然也就缺乏为国家、社会、企业作贡献的主人翁意识。”省政协委员、宁波市总工会副主席陈坚军谈到这份提案时表示,要清醒看到我省产业工人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相对不高的现状,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要求,聚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环节及产业工人关注的热点问题,精准施策,强化效力。
说起激发产业工人的职业认同感,省人大代表、雅莹集团研发技术部经理张利华也深有感触。在她从事的服装创意设计领域,青黄不接的现象令人深思。“做技术的需要长时间工作的积淀,如果缺乏对职业的认同和热爱,很难心无旁骛地在这一行业立志深耕。”张利华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服装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具有原创能力的设计创意人才、技术人才的技能认定,建立相应职称的薪资补贴和福利待遇等权益保障制度,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
做深职业技能提升这篇大文章
“推动传统产业向‘互联网+’的数字化新模式迈进,培塑振兴实体经济的新动能。”省政协委员、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提交了《关于推动传统鞋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提案》。在这场转型升级的变革中,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块重要的拼图。王振滔分析说,当前职业教育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发展理念不够凸显,特别是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有偏差,高校普通毕业生能力素质与企业需求有偏差,为传统鞋服企业数字化转型增加了难度。
省工会界别委员的建议中列举了两组数据:《2018年浙江省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我省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5.7%;省总工会2019年对全省3000家企业的监测数据显示,企业职工中没有相应技能等级或职称的占76.18%,初级工占10.04%。提升职工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尤为迫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实施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和“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代表、委员们认为,当前要花大力气做深职业技能提升这篇大文章。
省人大代表、浦江县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黄婷婷提出,要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培养技术工人的力度,促进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本科高校与企业的充分合作,提高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的能力。她同时建议政府通过技能竞赛对优秀人才予以奖励,设立政府技能津贴,让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有重大创新的技师和高级技师享受政府津贴待遇。成立高技能人才市场,让他们在自由流动中实现自身价值。
省人大代表、天正集团职工包晓忠毕业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对于技能人才的培养,他认为当前需要完善顶层设计,“政府对于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要坚持高端科技和实用技能并重的原则,把技能人才纳入到人才政策的体系中。”
做好“关键小事”,为产业工人排忧解难
省人大代表孙伟是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线职工,作为外来务工人员,他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进一步解决我省外来务工人员后顾之忧的建议》。“外来务工人员是特殊的群体,希望政府和社会给予这一群体更多的关怀。”
(下转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