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进楼充电不能一罚了事
微观点:电动自行车自燃引起火灾,并非仅仅是进楼充电引发的。从本质上来说,降低电动自行车起火的可能性是关键。当然,相关部门在规划建设小区时,应该为电动车的充电、停放设置合理的区域。
■黄田
最近,南京修订全国首部电梯安全条例,明令严禁电动自行车入梯回家充电,违者给予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如此重罚,小区居民真的会令行禁止吗?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以其经济、便捷等特点,成为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至今全国社会保有量已接近3.25亿辆。电动自行车入梯回家充电,其实是居民无奈之举,其根本原因是某些小区没有设置合理的充电、停放区域。否则,没有谁愿意把电动自行车推进电梯回家充电。谁都知道,回家充电既麻烦,又存在安全隐患,还占领房间空间,因此,把电动自行车推进电梯回家充电是不得已而为之。
据了解,我国电动自行车自1995年开始发展,至今有上1000家整车生产企业,数百家电池生产企业,仅2019年我国电动自行车产量就达到3609.3万辆。如果小区既不设置合理的充电、停放区域,又不允许回家充电,就等于间接禁止居民购买电动自行车了。长此下去,就会造成成百上千家电动自行车和电池生产企业关门倒闭,数十万从业人员转岗、失业或重新就业,给几亿电动自行车用户出行带来麻烦,有损国泰民安和社会稳定。
其实,电动自行车自燃引起火灾,并非仅仅是进楼充电引发的。一方面是有些电动自行车自身设计问题和不规范使用;另一方面是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因过载、短路、接触不良、电线老化等因素造成的。如果电动自行车和电池存在质量问题,在任何地方充电或行驶都会发生安全问题。
本人所在的永康市有100多万人口,有10多家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至少有20万电动自行车用户,但近10年从来没有发生过因充电自燃而发生的火灾和人员伤亡。因此,大家对电动自行车不必杞人忧天,更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在笔者看来,要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关键在于政府有关部门亟须完善电动自行车质量标准,从本质上降低电动自行车起火的可能性。同时,从购买、充电、停放等环节全面规范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落实国家有关规定;相关部门在规划建设小区时,小区居委会、物业应该为电动车的充电、停放设置合理的区域。落实了这些措施,电动自行车进楼充电等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