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单着
妈妈说:不要着急, 无论哪个年龄段遇到爱情都很好
■记者曾晨路
“不找对象不结婚”“30岁还是母胎SOLO”……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把单身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她们往往经济独立、灵魂自由,肆意又洒脱。
她们为什么选择单身,她们对婚姻有何期待?在“三八”节到来之际,我们找到两位暂时保持单身的女性聊一聊这个话题,希望可以带给大家一些思考和启发。
声音一: 没有遇到“对”的人,没有时间谈恋爱
“小姨,你为什么不找男朋友?”这是10多年前,读幼儿园的外甥经常问“葡萄”的问题,那时她30岁,正是拼事业的关键期。面对四五岁的小男孩,“葡萄”不糊弄,每次都认真作答:“因为我没有碰到喜欢的人,碰到了,就会跟他在一起。”
如今,小男孩已经长大,开始了他第一段朦胧的恋爱。42岁的“葡萄”依然单着。
“性格使然。”“葡萄”把自己一直单身的原因归结于此。
“我给另一半定的标准比较高,希望他是生活伴侣也是生活导师,但又不能爹味十足。”随着阅历的丰富,眼界的开阔,“葡萄”意识到她的这个标准变得越来越具体、严苛,但她却坚持不降低要求,“10分就是10分,差0.5也不行。”
另一方面,作为高敏感人群,她对陌生人保持怀疑、审视态度,需要长时间的接触和磨合,才能放下戒备,“一直以来身边都没有出现可以长时间相处的异性,所以就单着了。”
“跟爸妈在家里很舒服,没压力、轻松。”24岁的佳妮,上一段恋情在两年前结束,之后,她一直保持着单身,虽然周边不乏追求者,但她更享受现在一个人的自在生活。从客服主管辞职到摆摊卖烧烤再到到新能源汽车公司当销售,她把热情投向一切让自己感兴趣的事,空闲时间也安排得满满当当,练字、打游戏、刺双面绣、旅游,“忙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谈恋爱。”
不管是42岁,还是24岁,不管因什么而暂时单身,“葡萄”和佳妮都感觉到近些年社会对晚婚甚至不婚越来越包容。“我跟爸妈打过预防针了,肯定不会早结婚的,他们都没意见,说我开心就好。”佳妮身边有不少30多岁还单着的女孩子,她观察发现,她们大多过得潇洒惬意,来自家庭的催婚压力没传说的那么大。
“结婚率走低,青年独居群体日益壮大,我个人觉得这是社会文明进步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不用恐慌和抗拒。”在“葡萄”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女性通过自己的努力基本能达到物质不缺、精神充盈,不再需要依附男性而生存,这是一种进步。
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为单身人群的存在提供了更加便利和宽容的环境,但真正选择单身,最终还是个人的选择。
声音二: 向往婚姻,也随遇而安
蔡澜先生曾说:令你爱得轰轰烈烈的情人一定会出现,只是时间未到。“葡萄”深以为然。
前些天,“葡萄”和妈妈聊起婚恋的话题,她说,不是不愿意走入婚姻,而是还没有遇到那个合适的人。有的人二十几岁就遇到了,我可能六十岁才能遇到。妈妈狠狠地点头表示赞同,“不要着急,无论哪个年龄段遇到都很好。”
“葡萄”还记得十五六岁最美好的花季年华,懵懂的她遇到过美好的“爱情”。“我喜欢他,也能感受到,他是喜欢我的。”但在那时,初中生谈恋爱是被明令禁止的,每当她想要去表达、去拥抱这份纯真的感情时,另一个更响亮的声音会在耳边响起:“这是早恋,不可以,你们最终是不会在一起的”。“葡萄”最终把这段甜蜜又苦涩的感情深埋心底,“可能过早体会了,就不会太期待,更多地是抱着随遇而安的态度,能遇到最好,一个人也挺好。”“葡萄”说。
声音三: 向往平等且相互尊重
“结婚肯定会结的,不过应该是三五年之后的事,我不想现在就被家庭困住。”对于婚姻,佳妮有忐忑有憧憬。
忐忑来自于朋友的现状。两年前好朋友步入婚姻生活,看着她从爱臭美的女孩子变成几乎没有自己的生活,成天围着小孩转的妈妈,佳妮有些抗拒,“我不要过这样的日子,得趁年轻多积累工作经验、多挣钱。”
话虽如此,她对另一半、对婚姻也有许多美好的憧憬——他不一定要很帅或者很有钱,但是要会体贴人,能和我一起分担家务。她说,“理想的婚姻状态应该像我姐姐和姐夫那样,共同承担家庭责任,事情商量着办……”佳妮说,姐姐有了女儿之后,照样可以经常约闺蜜吃饭、逛街,姐夫在家能把女儿照顾得很好,烧饭、洗澡、陪着玩游戏,样样得心应手、乐在其中,“没有谁服从谁,也不用以我为主或以对方为主,平等且互相尊重,是我向往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