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生活

待客的饭碗

  ■马朝虎

  父亲出生农村,在部队里待了多年,于上世纪60年代转业,是老家那个村子第一个在城里工作的人。从我懂事开始,就发现家里乡下客人特别多,有进城来办事的,有进城出售土特产的,有进城采购日用品的,有进城看病的。乡亲们进城,一般都会来我家“坐坐”。每当这时,父亲就偷偷地吩咐母亲多淘一些米,多准备一些菜,留乡亲们吃饭。我父亲心知肚明,乡亲们都很穷困,口袋里根本没有钱去饭馆吃饭,只好来我们家“蹭”饭。

  我家吃饭用的碗有两套,一套大,一套小,大的比小的碗大了足足有三分之一。平时,我们吃饭用的是小碗。那套大碗,只有家里来乡下客人的时候,父亲才拿出来用。等饭菜做好了,父亲拿那套大碗给乡亲盛饭,还用饭勺在碗里压了又压。

  当时,我们一家六口只有父亲一人拿工资,当年粮食又是定量供应的,乡下客人来多了,自然吃不消。时间一长,母亲难免有想法。父亲说:“我们家祖辈就是这样子做的,宁愿自己少吃一点,也不能亏待了客人。待别人好,才能让别人待你好。”

  之后,家里一如既往地热心招待乡下客人。为了有粮有菜,我们一家人一方面自己省吃俭用,一方面去开垦荒地,种一些杂粮或蔬菜瓜果来填补。其实,乡下亲戚每次来家里也不是白吃白喝,他们会顺手带点刚碾的新米、刚摘的蔬菜、刚采的野果,有的甚至会带几瓶自己酿的酒。

  时间在悄悄地流逝着,父亲还是延用乡下客人来了用大碗招待的习惯。一天中午,家里来了两位乡下客人,当父亲拿起大碗亲自去给他们盛饭,准备用勺子在已经堆尖的饭上压一压的时候,乡下客人急得站了起来,大声地说:“少盛点,够吃了,我现在饭量比以前差多了。”

  父亲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笑着说:“都什么年代了,谁还缺吃少喝的?我的胃口也比以前差多了。”

  虽然父亲和母亲如今都已经过世了,但我和乡亲们的来往还继续保持着。他们进城来,会来我家坐坐,吃一顿饭。虽然招待他们吃饭时早已经不用那套大碗了,但我却把它们保存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我知道,在那套大碗中蕴含着祖辈们待人接物的道理。


浙江工人日报 生活 00003 待客的饭碗 2022-07-27 2 2022年07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