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很“伤心”
一旦出现持续性胸痛、胸闷应立即就医
![]() |
■记者王艳 通讯员徐尤佳
浙江大学的一位留学生学霸,常常熬夜看书,有时候甚至会看到第二天清晨五六点才休息。前几天,学霸又看书直到凌晨3点才睡下,第二天早上醒来就肚子痛。刚开始,大家都以为他是吃坏了,后来患者脸色越来越难看,伴有胸闷、心脏难受。被120救护车送到了杭州市中医院急诊室。所幸抢救及时,转危为安。
该院急诊科医生介绍,患者被送到医院时,已经出现了昏迷、意识不清、心脏室颤。医生初步判断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吃坏肚子引起的腹痛。经过快速抽血、床边监护等检查显示,医生判断患者是心梗后阿斯综合征发作,于是赶紧对患者进行除颤、心肺复苏等一系列抢救。
随后,在心内科、检验科、麻醉科的多科协作下,患者被推入了导管室进行急诊冠脉造影。造影显示,患者前壁心肌梗死,心脏左前降支近段全闭塞。随后,心血管病科副主任陈铁龙副主任医师对患者进行了血栓抽析,并植入支架一枚。
陈铁龙推测,熬夜可能就是引发这位学霸心梗的帮凶。学习刻苦,人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晚上通宵看书,过度疲劳会使血管持续痉挛收缩,血液黏度增加、局部血栓形成。人一活动,导致小斑块破裂形成血栓,突然堵住血管导致心梗。
“10年前收治的心梗病人多是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近几年,青壮年病人逐渐增多。”陈铁龙说,“去年我们做了百余例急诊介入手术。其中,40岁以下的年轻人有40多例。”
与老年心梗病人不同,这些年轻人平时大多身体挺好的,既没有糖尿病,也没有高血压,血管往往也没有动脉硬化。陈铁龙说:“年轻人心梗数量上升趋势明显,这与时下年轻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年轻人心梗往往起病急、症状凶险,发生猝死的概率也比老年人高得多。而且大多数年轻人自以为身体健康,出现早期不适症都会强忍着,从而错过急救最佳时机。几乎所有猝死的年轻人案例,之前都有过于疲劳、情绪强烈波动和剧烈运动的经历。
陈铁龙提醒:熬夜很“伤心”,年轻人不能自恃身体健康而无所顾忌,有心脑血管家族史的人更要特别小心。一旦出现持续性胸痛、胸闷、冷汗等,都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而在熬夜、过度疲劳后出现上述症状,更应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