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升高 病毒活跃
5~7月需加倍防范 手足口病、诺如病毒
■记者王艳 通讯员江歆
伴随气温升高,又到了肠道传染病等疾病的高发期。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近期尤其要警惕手足口病,以及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根据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4月30日,全省共报告手足口病近3万例,较去年同期上升明显;无死亡病例报告。全省发病趋势整体与往年相似,2016年截至目前全省发病数高于往年同期。
省疾控专家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季节性很强的儿童传染病,随着春季气温的不断回升,病毒、病菌大量繁殖而进入高发期。该疾病每年进入4月后开始报告病例数攀升,5~7月份会有一波高峰期,须高度警惕重症病例。
手足口病的患者以学龄前儿童,尤其以3岁以下幼儿为主。症状主要是患儿手、脚、口腔和臀部会出现疱疹。
专家提醒,各地幼儿园应加强幼儿园教室通风和常规消毒。幼儿园每天开展严格晨检制度,了解缺课学生原因,凡发现有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疱疹,及时告知家长到医院诊治。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彻底消毒,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除了手足口病,自2014年冬季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大幅增加,显著高于历年水平。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且多以班级为单位呈聚集性发病。2016年截至5月1日,我省已报告多起诺如暴发疫情。
专家介绍,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
感染诺如病毒后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症状,也可有头痛、寒战和肌肉痛等。每日腹泻多达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儿童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
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对付诺如病毒,目前尚无理想的疫苗,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生吃瓜果务必洗净去皮,贝类海产品则一定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减少外出约会和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一旦发现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报告所在单位、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