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私塾创始人杨海锋:
带孩子们触摸别样世界
杨海锋带领孩子们拜访杭州孔庙。 |
通讯员潘丹萍报道 在杭州九堡的一个社区里,有一个公益的私塾——生生学堂,名字取自《易经》:“生生之谓易”。每周二和周五的傍晚,大人们就会带上孩子,到学堂来读《论语》,读《诗经》。这琅琅读书声,已经成为社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亲近母语、浸润文化、滋养生命
学堂的创办人叫杨海锋,是附近社区的居民,也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老师。2010年,他借了一间学校的教室,每周末义务带同事的孩子们读经典。2011年底,他又把琅琅书声带进了社区的活动室,10年来风雨无阻。
“经典读起来是很有味道的。”杨海锋说,“我们没有道德说教和知识灌输,也不强求理解和背诵,只是轻松愉快地吟咏玩味,这里没有戒尺,也没有考试。”
刚开始来的人时多时少,“也有过空无一人的场景。我就一个人对着空教室自得其乐地诵读了半个小时,然后关门回家。”杨海锋说得云淡风轻,热情丝毫没有减少。他相信,日积月累的经典熏陶,孩子们会受用一生,无论是母语语感的培养,还是性情品格的陶冶,真正明理的家长一定会相信这一点的。
渐渐地,家长们不但见识了孩子们惊人的“吃语言”能力,自己也在他们天真烂漫、清脆优美的读书声里耳濡目染。“我上学的时候,从没有发现《诗经》原来是这么美好的文字,现在和孩子一起心无杂念地去感受。”一位妈妈如是说,“是孩子在带领着我成长。”就这样,生生学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铁粉”,影响也辐射到了杭城很多角落。
很多人很难想象,出身机械系、执教于管理系的杨海锋,会把这样一件事做得风生水起。杨海锋说,鉴于自己多年当学生和当老师的深切体验,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对人内在生命的关照太少了。而中国文化的经典,蕴涵的就是关于生命的学问,希望身边的孩子们能从小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
童年应有童年的样子
鲁迅那一辈人的童年,有“三味书屋”,也有“百草园”。杨海锋说,他这一代人的童年,没有“三味书屋”,但还有“百草园”,钓鱼、游泳,采桑果、捉蟋蟀,摔泥巴、打弹珠……今天,都市里的孩子们更需要一片天空、一片土地和一群伙伴,可以自由嬉戏。
杨海锋认为孩子们更需要读天地间的“无字书”,亲眼去看、亲耳去听、亲身去体验,而不只是虚拟或文字的游戏。所以他经常带孩子们爬上小区的楼顶仰望星空,透过望远镜看月球的环形山、土星的光环、木星的斑纹;带孩子们“人文行走”,踏遍杭州的古城门、大运河、西湖、湘湖、孤山……孩子们漫步在山水之间,遇见了苏东坡、白居易、伍子胥、文天祥、于谦……
每到寒暑假,杨海锋还会组织“儿童经典剧场”。他说这是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的升级版,孩子们的银幕世界里,不该只有光头强,还应有天书奇谭、ET外星人、龙猫……和经典好书一样,有营养有温度的电影,可以让孩子们触摸到一个别样的世界。
学堂的家长志愿者们也各显神通,有环境学博士和孩子们做化学实验的,有地质专家带孩子们观察石头的,有医学教授带孩子们认识人体的,有乐器达人教孩子们葫芦丝和尤克里里的,有手工玩家带孩子们折纸飞机的,有爷爷奶奶和孩子们一起玩传统游戏的……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杨海锋出生在一个江南的小镇,他时常怀念儿时的家乡,左邻右舍亲近热络,那时的“家”很大,邻居的厅堂就像自己的半个家一样,可以随意出入、自由玩耍,这样一种充满人情味的氛围是很养人的。而今大都市里,高楼林立独门独户,人与人显得疏离隔膜,很少有情感的连结。
杨海锋说,生生学堂义塾的深层意义,就是建设“家园”,一个大“家”。社区的老老少少,隔三岔五自发地聚到一起学习、交流和做事,大家自然而然会更加亲近、更相互信任。正如志愿者张老师说,自从有了生生学堂,小区的幸福感增加了,邻里的问候关怀多了,帮忙多了,串门也多了,小区路上也经常能遇到熟人了。
杨海锋说,真正的教育,是融于百姓日常、润物无声的,“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这也正是中国文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本义。
除了生生学堂义塾,杨海锋还在大学生中创办了“无形书院”,带学生经典会读、日新晨读、人文走读;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他还在图书馆创办了“健心房”,为年轻人疗心;他还曾发起给青年大学生和打工者赠书的活动,希望借有形的书籍流动,促成无形的精神流通……